Skrillex换下“武士刀”重装上阵

前段时间,国内著名科技公司小米斥资200万重金邀请日本现代主义设计大师原研哉为其修改Logo,虽然从表面上看Logo只是由方改圆,但“一寸方圆”之间却给小米带来了远大于200万的营销效果,这也不禁让人们认为修改Logo是小米的一种炒作手段。

图片来自小米Logo 图片版权属于原主


而在前几日的推文《Skrillex回归广义的Bass Music》里我们介绍了Skrillex的新作《Supersonic (My Existence)》,但文中特意过滤掉了一个重大信息点(刻意对封面配图进行了裁剪),而刻意过滤的原因正是为本文的开题做准备,即Skrillex在发行新歌的同时也向粉丝乐迷们“官宣”了其Logo的更改。


图片来自《Supersonic (My Existence)》 图片版权属于原主


周知,作为美国著名的商业电音艺术家,Skrillex的Logo已经成为电子音乐界尤其是 EDM Trap / Trap & Bass Music领域的象征符号之二——因为Skrillex拥有两种Logo形式——文字Logo与图形Logo,后者是取自前者”Skrillex”单词中的三个字母“Ill”


图片来自Skrillex 图片版权属于原主


从笔者曾(或本次,或客串)作为设计师的经验角度出发,笔者认为Skrillex的原Logo是由某种字体设计下的“Skrillex”稍加改编设计而成,但不得不说,原Logo的字体选择和设计风格十分贴合Skrillex那些年的Heavy Dupstep音乐风格。

图片来自笔者模仿Skrillex字体设计的“Italodance” 图片版权属于原主

从EP《Scary Monsters and Nice Sprites》到EP《Bangarang》,Skrillex多年发行的不同单曲和专辑封面以及演出海报中,其Logo曾有发生细微的变化(图层样式),时而呈现金属质感,时而突出血红的主题色,但Logo中心主体始终是宛如日本武士刀一般锋利尖锐的三个红色竖条。
    
图片来自Skrillex 图片版权属于原主

同时,Skrillex本人也擅长将图形Logo和文字Logo与艺术、视觉相结合使用。在Skrillex较为地下的一些演出或者其个人认为不太商业化的演出中,Skrillex会特意地“去视觉化”,不放映任何3D动画Visuals素材,仅安排LJ(Lightjockey)使用红色灯光以相衬屏幕上红色的“Ill”标志

图片来自Skrillex 图片版权属于原主

如之前上海MYST播放Bass House的演出、锅炉房播放Bass House及其它曲风大杂烩的演出(在Skrillex看来都是“地下”演出,其实更大程度上而言是非常规的演出)等等多次使用了上述“简化、地下化的视觉营销”的操作。

图片来自Skrillex Memes 图片版权属于原主

在Skrillex发行新单《Supersonic (My Existence)》以及媒体对其Logo变化的相关报道之后,我们可以看到,此次更改Logo不再只是质地与色彩上的变化,和小米Logo一样,基于原Logo的架构下修改Logo,故各个字母的位置以及Logo整体布局没有太大改变。但和小米不同的是Skrillex的新Logo变化更大,可以看出设计师Paul Nicholson之用心(而不是炒作)。

图片来自Instagram 图片版权属于原主

设计师将原来锋利尖锐的边缘拐角改得更加圆润,字母线条更粗,“武士刀”被部分挖空,虚实互补,且“凹凸有致”,在末尾的字母“X”的脚上添和字母之间的间隙一同勾勒出Logo的关节层次。除了“Ill”三个字母的色彩为血红,其余字母的颜色为纯黑。

图片来自Instagram  图片版权属于原主

Skrillex新的Logo出自著名平面设计师(含2D平面制图/绘图、Logo设计、字体设计和开源等平面内容)(甚至是各种2D设计之外的3D设计工作)Paul Nicholson之手(他还设计了Aphex Twin等DJ/制作人的Logo),新Logo一如既往地继承了Paul Nicholson的字体设计风格,张扬又兼具柔韧性。且这一次Skrillex的文字Logo和图形Logo均同步完成变更。

图片来自Paul Nicholson 图片版权属于原主

但正如作品风格发生改变一样,最初总会有人表示无法接受甚至否定、反对,也有人喟叹怀念过去的“OG” Logo。但笔者认为,有创新就是在前进,无论新的Logo意味着什么,它永远预示着不同的未来,所以,请期待Skrillex即将带给我们的第二张专辑和焕然一新的艺术篇章。

图片来自Instagram 图片版权属于原主

如你所见,这又是一篇用于笔者在当日无法撰文的备用稿。因为笔者(上至新媒体人)请假(或因主观及客观原因,无法在当日20:00之前完成本日的全职工作任务)、推广甲方临时变更推广时间或者被迫延迟发文时间等种种缘由,我们总是需要备用稿来维持《电子音乐资讯》日更的不间断。故,这也是小米Logo修改“营销”案和Skrillex修改Logo的大新闻我们放到今天才发布的真实原因。

图片来自Instagram 图片版权属于原主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文章版权归电子音乐资讯品牌方所有
 
阅读原文
文章日期:2021-06-27 20:00

Skrillex换下“武士刀”重装上阵

前段时间,国内著名科技公司小米斥资200万重金邀请日本现代主义设计大师原研哉为其修改Logo,虽然从表面上看Logo只是由方改圆,但“一寸方圆”之间却给小米带来了远大于200万的营销效果,这也不禁让人们认为修改Logo是小米的一种炒作手段。

图片来自小米Logo 图片版权属于原主


而在前几日的推文《Skrillex回归广义的Bass Music》里我们介绍了Skrillex的新作《Supersonic (My Existence)》,但文中特意过滤掉了一个重大信息点(刻意对封面配图进行了裁剪),而刻意过滤的原因正是为本文的开题做准备,即Skrillex在发行新歌的同时也向粉丝乐迷们“官宣”了其Logo的更改。


图片来自《Supersonic (My Existence)》 图片版权属于原主


周知,作为美国著名的商业电音艺术家,Skrillex的Logo已经成为电子音乐界尤其是 EDM Trap / Trap & Bass Music领域的象征符号之二——因为Skrillex拥有两种Logo形式——文字Logo与图形Logo,后者是取自前者”Skrillex”单词中的三个字母“Ill”


图片来自Skrillex 图片版权属于原主


从笔者曾(或本次,或客串)作为设计师的经验角度出发,笔者认为Skrillex的原Logo是由某种字体设计下的“Skrillex”稍加改编设计而成,但不得不说,原Logo的字体选择和设计风格十分贴合Skrillex那些年的Heavy Dupstep音乐风格。

图片来自笔者模仿Skrillex字体设计的“Italodance” 图片版权属于原主

从EP《Scary Monsters and Nice Sprites》到EP《Bangarang》,Skrillex多年发行的不同单曲和专辑封面以及演出海报中,其Logo曾有发生细微的变化(图层样式),时而呈现金属质感,时而突出血红的主题色,但Logo中心主体始终是宛如日本武士刀一般锋利尖锐的三个红色竖条。
    
图片来自Skrillex 图片版权属于原主

同时,Skrillex本人也擅长将图形Logo和文字Logo与艺术、视觉相结合使用。在Skrillex较为地下的一些演出或者其个人认为不太商业化的演出中,Skrillex会特意地“去视觉化”,不放映任何3D动画Visuals素材,仅安排LJ(Lightjockey)使用红色灯光以相衬屏幕上红色的“Ill”标志

图片来自Skrillex 图片版权属于原主

如之前上海MYST播放Bass House的演出、锅炉房播放Bass House及其它曲风大杂烩的演出(在Skrillex看来都是“地下”演出,其实更大程度上而言是非常规的演出)等等多次使用了上述“简化、地下化的视觉营销”的操作。

图片来自Skrillex Memes 图片版权属于原主

在Skrillex发行新单《Supersonic (My Existence)》以及媒体对其Logo变化的相关报道之后,我们可以看到,此次更改Logo不再只是质地与色彩上的变化,和小米Logo一样,基于原Logo的架构下修改Logo,故各个字母的位置以及Logo整体布局没有太大改变。但和小米不同的是Skrillex的新Logo变化更大,可以看出设计师Paul Nicholson之用心(而不是炒作)。

图片来自Instagram 图片版权属于原主

设计师将原来锋利尖锐的边缘拐角改得更加圆润,字母线条更粗,“武士刀”被部分挖空,虚实互补,且“凹凸有致”,在末尾的字母“X”的脚上添和字母之间的间隙一同勾勒出Logo的关节层次。除了“Ill”三个字母的色彩为血红,其余字母的颜色为纯黑。

图片来自Instagram  图片版权属于原主

Skrillex新的Logo出自著名平面设计师(含2D平面制图/绘图、Logo设计、字体设计和开源等平面内容)(甚至是各种2D设计之外的3D设计工作)Paul Nicholson之手(他还设计了Aphex Twin等DJ/制作人的Logo),新Logo一如既往地继承了Paul Nicholson的字体设计风格,张扬又兼具柔韧性。且这一次Skrillex的文字Logo和图形Logo均同步完成变更。

图片来自Paul Nicholson 图片版权属于原主

但正如作品风格发生改变一样,最初总会有人表示无法接受甚至否定、反对,也有人喟叹怀念过去的“OG” Logo。但笔者认为,有创新就是在前进,无论新的Logo意味着什么,它永远预示着不同的未来,所以,请期待Skrillex即将带给我们的第二张专辑和焕然一新的艺术篇章。

图片来自Instagram 图片版权属于原主

如你所见,这又是一篇用于笔者在当日无法撰文的备用稿。因为笔者(上至新媒体人)请假(或因主观及客观原因,无法在当日20:00之前完成本日的全职工作任务)、推广甲方临时变更推广时间或者被迫延迟发文时间等种种缘由,我们总是需要备用稿来维持《电子音乐资讯》日更的不间断。故,这也是小米Logo修改“营销”案和Skrillex修改Logo的大新闻我们放到今天才发布的真实原因。

图片来自Instagram 图片版权属于原主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文章版权归电子音乐资讯品牌方所有
 
阅读原文
文章日期:2021-06-27 20:00